2025年初以来,一场针对境内居民港美股投资收益的自查补税在全国多地铺开。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的税务部门通过短信、电话、自查通知等形式,密集要求通过富途、老虎证券等境外券商开户投资港美股的内地居民,对2022至2024年的境外所得进行申报并补税,首轮重点覆盖高净值“大户”,补缴金额从十余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涵盖税款及滞纳金。
为什么要补税?要补哪些税种?哪些人要补税?会补多少?这些问题摆在了桌面上。
一是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国对境内居民境外所得征税的法律依据早已明确,居民个人的境外投资收益、利息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及境外任职受雇所得均需依法申报。CRS机制下,税务局能通过交换信息获取纳税居民境外金融资产信息,但据记者了解,税务局通过当前CRS交换来的信息暂时无法判断账户是否盈利,因此还需要纳税人自主计算并申报。
二是从税种来看,境外投资收益征税涉及资本利得税和股息红利税,均适用20%的比例税率。不过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的资本利得暂免个人所得税至2027年底,有投资者已开始考虑转道港股通投资,但港股通仍存在投资标的受限、无法参与打新等限制。
三是影响来看,有香港券商告诉记者,本轮补税通知对公司业务并无显著冲击,早在几年前,内地居民通过境外券商直接开户投资港美股的行为已被监管界定为不合规,多数持牌机构已严格按照规定暂停相关新增业务,由于新增业务早已停摆,行业整体受冲击程度可控。
5月后补税通知频率显著增加
从今年3月开始,关于境外投资收益补税的通知已初现端倪,进入5月后,通知频率显著增加,覆盖地区也从一线城市向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活跃区域扩散。通过香港富途、老虎等券商开户投资港美股的内地居民成为主要通知对象,通知形式包括短信、电话等,要求投资者自查境内外所得并及时报税,追溯期集中在2022-2024这三年。
据记者多方了解,首轮自查通知主要针对资产量较大的“大户”。从各地税务部门公布的案例来看,需补缴的税款及滞纳金从十余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不少投资者在接到通知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境外投资收益也需要依法纳税。
值得注意的是,补税范围精准覆盖了特殊时期后散户借道富途、老虎证券涌入境外市场的投资热潮期。2022年以来,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复苏,不少内地投资者通过境外券商进入港美股市场,而这部分投资收益在此前的税收征管中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根据税务机关五步工作法:提醒警示、督促整改、约谈警示、立案稽查、公开曝光,目前尚处于第一步“提醒警示”阶段。还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本轮自查通知不仅限于居民的境外投资收益,还包括境外利息所得、境外财产转让所得以及境外任职受雇所得,这四类收入是税务局在通知自查时重点提醒的。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