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一纸通知,躺着赚钱的日子结束了(3)
2018-12-10 08:37
来源:吴晓波频道
描述
近日,央行发布特急通知 万亿备付金账户最迟下月全部撤销 前几年,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造成支付市场快速扩大。一系列乱象促使央行整顿互联网金融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原文标题:央行的一纸通知,支付机构躺着赚钱的日子结束了

——《澎湃》社论

最近,央行发了一份特急文件,对于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机构来说,简直是个“噩耗”。这份《关于支付机构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规定:支付机构应于2019年1月14日前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


什么叫备付金?


比如,小巴在某个购物平台上买了商品,支付的钱不会第一时间到达商家的账户,会停留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上,直到小巴收到商品、确认收货,或者到了自动付款的时间限制,钱才会打到商家账上。对于我们来说,一笔钱可能只有几十、几百或几千,只隔了几天的时间,但对于支付机构来说,每天都有无数笔备付金,聚集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资金池,光是收利息就可以“躺着挣钱”。


据媒体报道,目前支付宝、财付通两家支付巨头沉淀的客户备付金规模合计约万亿元左右。“躺着挣钱”也就罢了,最可恶的是,部分支付机构挪用备付金问题严重。2017年1月,央行就曾曝光过四家问题比较突出的支付机构,挪用、占用备付金的金额最低的2000多万元,最高的则高达近亿元。对此,央行坐不住了。

① 早在2017年1月,央行就下发通知,要求支付机构在当年4月17日首次交存,平均比例为20%左右。

② 今年6月底,央行再次宣布,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


从零到100%,央行循序渐进将备付金集中存管,支付机构们“躺着挣钱”的日子就要彻底结束了。央行的举动是出于哪些考虑?又将对支付机构带来哪些影响?对用户是好是坏?我们来看看大头们的分析。


第三方支付行业给予用户的免费红利期 或许正在离我们远去 备付金属于支付过程中的沉淀资金或在途资金。从所有权上看,备付金属于客户,从控制权和利息受益权上看,备付金则归属于支付机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容易诱发道德风险——即备付金挪用甚至卷款跑路风险,央行推行备付金集中存管,目的便是从根本上消除用户备付金的安全隐患。截至2018年10月,支付机构存放央行备付金总额为9957亿元,以85%的缴存比例计算,全行业备付金总额约在1.17万亿元,以支付宝和微信的市场份额估算,两家机构产生的备付金应该分别在6000亿、4000亿左右。


于支付机构而言,备付金集中存管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


①备付金利息收入,集中存管后,央行不对支付机构备付金支付利息,支付机构少了一块收入缺口。据估算,支付行业每年的备付金利息收入约在70亿元左右;


②与银行议价权的消失,携备付金存款优势,支付机构不仅可以获得利息收入,还可以就渠道费用与银行讨价还价,获取更优惠的费率,备付金集中存管后,银行失去了备付金存款,也就没有动力在手续费上让步。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