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在享受的美国人,和总是慌张的我们
2017-12-22 09:10 作者:巴九灵
来源:吴晓波频道
描述
有没有想过:你的阶层烙印在哪里? 奥威尔说:英国人的阶层烙印是打在舌头上的。他曾挑衅警察以图进监狱“微服私访”,然而一张嘴就被对方听出了口音与出身,礼貌劝他回家。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有没有想过:你的阶层烙印在哪里?

奥威尔说:英国人的阶层烙印是打在舌头上的。他曾挑衅警察以图进监狱“微服私访”,然而一张嘴就被对方听出了口音与出身,礼貌劝他回家。

更远以前,阶层烙印打在肤色上,不单是人种的肤色差异,还有被太阳晒黑的体力劳动者的印记,一望可知。

那么当今中国呢,哪些迹象反映出一个人的阶层?

一身logo,映出你的阶层

答案是品牌。你吃的、穿的、用的、住的,各种logo烙着你的阶层。谁是高净值人群,谁是中产,谁是工薪阶层,也是一望可知。

或许你心中恨恨不已:凭什么拿品牌区隔人群?!但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即便讳莫如深,即便力图避免,品牌终究还是化成一个个符号,反映出使用者的身家。在这种潮流之下,自然出现炫耀性消费,或者叫防御鄙视链性消费。

比如今年有一个流行笑话,大意是:告诉大家一个冷知识,领取登机牌之后,即使不拍照发朋友圈,飞机也是能起飞的。

大家都在笑,笑坐飞机有什么值得炫耀,但类似情况到了自己眼前,无论是飞机票、音乐会票还是景区门票,还是常常不能免俗地发一张——或许朋友圈真该改叫票圈。

这一切,说到底是阶层背后的焦虑。即便财富可观,但社会的中上层人群中,仍有不少人饱含对阶层滑落的担忧,这份安全感的缺失让他们分外需要别人的认可,于是分外需要借助品牌的符号价值。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样不好,对吧?问题是,在这无处不在的他人目光裹挟之下,能怎么办?

那些不慌张的美国人

我们来看看美国,这个几年之前还拥有世界上最庞大中产阶层的国家。

如果你问我,美国强大在哪里,我不会回答经济或军事。这些硬实力,中国都相对容易追赶,例如经济总量的超越,已是计日程功之事。

美国的强大,在软实力上。非要给这种软实力一个简单形容的话,大约是:不慌张——他们不像我们那么慌张。

作为人均GDP世界第五的国家,美国人竟然并不热衷于奢侈品消费,这对于人均GDP不到对方1/6却全球疯狂扫货的中国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他们不那么在意“面子”,却对“里子”有着迷之依恋。不汲汲于小美,而执着于大美。

不需要限量款包包,开二手车也无所谓,但美国人却非常热衷于拥有一块自家的草坪,可以在好天气里开着修剪车慢慢前行;也非常热衷于拥有一套精美的浴室,可以忙碌一天之后在科勒卫浴套间里给自己“充电”。这些关乎个人体验而不是给外人看的部分,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

美国的中产阶级不需要外物来彰显自己的“精英”身份,却分外热衷于把钱和心思花在这些地方:

一是慈善,据调查,美国高收入家庭捐款比例高98%,全国每年捐款额达到GDP的1.8%。

二是教育,不是说子女一定要上好大学,而是花时间去陪伴他们,并且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与自由——很多美国人或许学历不高但极富人文精神。

“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欢。”他们有说出这句话的底气。

自信与执着来自哪里?

为什么美国人能做到“不慌张”?

首先,美国没有什么历史包袱。这个国家从创立至今,既没有什么贵族文化传统,也不曾经历什么民族屈辱创伤,有着近乎天赋的心态平和。

其次,美国人已经习惯了富裕很多年。百年之前,他们就是世界第一大国,而后又经历百年打磨,他们真是富到……连“国家级贫困县”都让人看着眼红。

我们常说“盛唐气象”,但从唐朝建国,到开元盛世,也有一百年的积淀。从物质自信到文化自信,有些变化要交给时间。

但这两点就够了吗?恐怕未必。

就像一些关注阶层焦虑的著作,诸如《白领》《格调》中所写的,消费主义下的美国中产也有类似的症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阶层间的鄙视与认同。

可是,美国的症状总体算轻的,这就说到了第三点:他们对“美”有一份信仰,这种“美”不单指美学,还包括一种有人文价值的大美,比如独立之美、创新之美、匠心之美……他们仍相信这些美好的存在,并执着于去实现它。

你说纽约是个追名逐利的地方?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却能留出10%的土地给城市公园。

你说美国人没文化?爵士乐、波普艺术、百老汇音乐剧、好莱坞……美国是近现代向全球文化输出最多最广的国家。

你不认同那些文化?哦,你无权评判。每个人的审美和选择都应被尊重,对这份“美”的坚持和付出更值得被颂扬。这才是自由与人文精神的真谛。

正因为有这样的价值观,美国的中产精英们才能执着于自己所爱的美好,而不是模仿并且攀比他人所爱;美国才能强盛百年之后,又在纽约之外诞生一块创新勃发的硅谷,继续引领时代。

我们可以经过一代人摆脱贫穷,经历三代人实现富裕,可是需要几代人才能陶冶出一双双懂美的眼睛,和一颗颗包容各种美的心呢?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中产群体最庞大的国家,其实我们的心态也在慢慢调整。期待这种美国中产精英们的为“美”执着,能给予我们一些指引。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