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真可以提振经济吗?
2020-04-06 11:20 作者:貌貌狼
来源:财经365
描述
财经365(www.caijing365.com)4月6日讯: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开始,人们“宅”在家中,各地商业活动冷清,消费随之骤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月份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财经365(www.caijing365.com)4月6日讯: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开始,人们“宅”在家中,各地商业活动冷清,消费随之骤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月份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0.5%。

“消费券”真可以提振经济吗?

“消费券”真可以提振经济吗?

随着疫情在国内的发展趋于稳定,各地正常复工复产,消费者的购买欲也渐渐复苏,各地相继参与到这场经济复苏之战中,通过发放电子消费券鼓励“码”上消费。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17个省市宣布已发放或近期将要发放电子消费券,且推出地区和金额还在快速增长,目前总额已超50亿元。

目前,这些发放的电子消费券,多为限定地点使用,主要以旅游类、餐饮、购物类居多,也有少数通用型。根据南京提供的数据显示,市民使用高峰为周末,其中八成为餐饮类消费券。


消费券“前身”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等众多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滑铁卢,步入“大萧条”阶段,当时为了应对经济危机造成的冲击,美国政府1939年率先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群体发放食品券,受助者可以通过这些券购买食品,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1964年,食品券计划通过永久性立法,时至今日,这一项食品援助计划已经发展成为“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救济金”,不同规模的家庭可以获得的救济金标准有所不同,而这些食物券在商店只能购买面包、蔬菜、肉类等食品,而不能用于烟酒等其他的生活用品的消费。2019年,依然有4000万美国人在领取食品券,约战美国总人口的12%。

千万不要小看美国政府的这项支出,可以说,从刺激经济角度来看,食物券是美国政府所有花销中最有效的一项支出。数据显示,美国政府每在食物券上花费1美元,就能够让美国产生1.73美元的经济活动。对于减税这项财政政策,美国给中间阶级实行减税,每降1美元的税,只能产生1.2美元的经济活动,每给企业降1美元的税,仅产生0.3美元的经济活动。


在今天,美国领取食品券的人数也一度被市场认为是反映美国经济情况的一张“晴雨表”。

美版“粮票”的应用,在日本也曾发生过。1999年,日本还处于泡沫经济破裂阶段,为刺激消费提振经济,日本向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发放“地域振兴券”。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居民可以领取到总额为2万日元的振兴券,但是需要在半年内用完。


但日本的“地域振兴券”效果并不理想,当年日本政府共计发放超过六千亿日元消费券,但最终因此增加的消费总额仅为两千多亿日元。

消费券在中国的应用

消费券

消费券


通过发放消费券提振经济,在我国历史上也是有迹可循的。受2008年次贷危机影响,我国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大降,当时多地政府也曾推出消费券提振消费。


尤其是旅游行业,旅游是一个综合型产业,对其它产业的连接性非常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曾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亿元的增值收益。2009年,杭州发放三批次共计9.1亿元消费券,并通过“旅游消费券”在短期内刺激了“政府支出5元,拉动旅游消费289元”的高端消费。


不过那个时候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由于当时数字化经济尚未形成规模,消费券基本都是纸质的,所以发了以后,居民用多少、用不用,都很难统计,而有些人还拿着消费券进行转让,甚至因此出现了一群倒卖的“黄牛”。


但此次发放消费券,借助了数字化手段,各地政府与支付宝等多家支付平台合作,通过固定渠道向消费者发放消费券。

一方面,这些支付平台本身就要求实名制,所以解决了传统消费券无法实现的精准发放和精准消费的难题;另一方面,数字消费券还可以向一些特定人群发放,比如特困群体、其他需要照顾的特殊人群等。比如南京市就将消费券分为“困难群众、工会会员、乡村旅游”等七类,而通过在线消费的模式,也能让这些定向人群在消费时更有尊严。


此外,由于消费券是数字化的,这就让消费者和商家在联通的过程中必须借助数字化平台,这又从另一层面助推了商户的数字化运营能力。


当然,各地发放消费券这一模式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也很明显,仅以杭州为例,四五天时间内,杭州通过消费券激活消费高达7亿元。

消费券要怎么发?

那么,消费券到底是怎么提振经济的?为什么中国和美国发放消费券成功了,但日本就失败了?

其实,消费券并不是最重要的,使用在什么领域才是关键。如果错判了消费券的使用领域,那么拉动消费、提振经济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1999年,日本发放了6194亿日元地域振兴券,但并没有对使用领域进行限制,这就导致很多居民将原本购买必需品的钱转为储蓄,然后拿券去消费,反而挤压了居民的消费需求。数据显示,日本有6成以上的地域振兴券直接被转化为了储蓄。但是,生活必需品在那个时候并没有那么萧条,这一行业也很难推动和影响整个经济趋势的走向。


从经济学理论来看,消费券要发挥作用,就必须发挥“乘数效应”,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乘数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项变量的增减,通过连锁反应而引起经济总量的变化,乘数效应越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越强劲,而乘数的大小则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但事实上,这些被用于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券是起了“替代效应”,挤压了居民本身的消费需求,发放效果大打折扣。

今天,我国的消费券在特殊时期重出江湖,餐饮行业则是重中之重,3月以来,银川、南京、长沙等地方政府联合美团推出了“安心消费节”,给消费者发放超700万元餐饮电子消费券,吸引消费者外出就餐。一方面,餐饮行业在疫情期间受到了巨大冲击,各地中小餐厅几乎破产;另一方面,餐饮行业本身是一个“乘数效应”非常大的企业,其产业链上游带动作用强、横向关联行业也很多。


而餐饮行业在刺激下,也可以带动供给侧和生产端的扩张,从而拉动后端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为居民创造更多可支配收入。

总的来说,消费券对经济有一定提振作用,但前提是这些券要被“花”出去。所以,发放什么券、在哪些平台发,都非常重要。

疫情步入后期,多方促活消费需求升温,现行的消费券已经取得初步成绩。未来,政府、商户还需要深度联手,撬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解除当前整个市场的燃眉之急。更多资讯,关注财经365股票门户!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