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遇上一道坎儿
2025-05-09 08:46 作者:刘兴
来源:财经365
描述
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命令,自2025年5月2日起,取消对来自中国的小额进口商品免税待遇。具体规定如下:每件缴纳其价值90%或每件75美元的关税;6月2日起增至每件150美元。 该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命令,自2025年5月2日起,取消对来自中国的小额进口商品免税待遇。具体规定如下:每件缴纳其价值90%或每件75美元的关税;6月2日起增至每件150美元。

  该政策意在削弱中国电商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首当其冲的是拼多多(NASDAQ:PDD)。因其跨境业务占比远高于天猫、京东。据悉,拼多多旗下Temu在北美的全托管业务已经停摆,半托管业务(从美国本土仓库发货)仍在运营。

  本文结合《2024年报》(2025年4月28日发布),分析跨境业务在拼多多业绩中的权重。

  营收增长主要的动力

  1)营收结构巨变

  拼多多营收分为广告、佣金、商品销售。前两项属于电商平台服务,第三项属于线上零售。近年来,佣金收入增速远高于广告,而商品销售收入占比逐步归零:

  2019年,广告收入268亿、占营收的89%;佣金收入33亿、占营收的11%;

  2020年,广告收入增至479.5亿、占营收的比例却降至80.6%;佣金、商品销售业务横空出世,营收双双接近58亿、合计占营收的19.4%;

  2021年,广告收入攀升到725.6亿、占营收的84.9%;商品销售收入达峰——收入72.5亿、占营收的7.7%;佣金收入141亿、占营收的15.1%;

  2022年,广告收入达1029.3亿、占营收的78.8%;佣金收入276.3亿、占营收的21.2%;商品销售收入低至可以忽略;

  2023年,广告收入达1535.4亿、占营收的62%;佣金收入941亿、占营收的38%;

  2024年,广告收入达1979.3亿、占营收的50.3%;佣金收入1959亿、占营收的49.7%;

  京东从自营(零售)起家,逐渐加码开放平台业务的比重,如今自营业务与平台业务平分秋色。

  拼多多则不然,一岁、二岁时干自营, 2016年商品销售收入4.57亿,占营收的90.4%。三岁时“性情大变”,自营业务迅速被替代。到2023年,自营商品销售收入“归零”。

  回过头来看,拼多多战略非常明确:赚广告、拿佣金,做“纯正”的互联网公司。起步阶段做零售只是权宜之计,否则无货可卖,无人光顾。

  2)佣金成为主要驱动力

  广告业务曾是驱动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直到2023年,情况发生了变化:

  2020年,广告收入同比增速达79%,对营收增长的贡献率为72%;佣金收入同比增长74%,因为基数小,对营收增长的贡献率仅为8%;商品销售收入的贡献率接近20%;

  2021年,广告收入同比增速降至51%,对营收增长的贡献率为71%;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44%,对营收增长的贡献率达24%;商品销售的贡献率降至4.3%;

  2022年,广告、佣金对营收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3%、37%;

  2023年,佣金收入暴涨240.6%,对营收增长的贡献率达56.8%,首次超过广告;

  2024年,佣金收入再涨108.2%达1959亿,对营收增长的贡献率接近70%。

  拼多多佣金增长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缓慢增长:采取零佣金政策,只收0.6%交易服务费(转交微信支付);推出“先用后付”模式后,收入1%服务费;2021年3月起,对百亿补贴抽1%~5%佣金(农产品免佣金);

  第二阶段快速增长:多多买菜业务进销差价(约为交易额的10%)被计为佣金;

  第三阶段极速增长:2022年9月推出的Temu,采用全托管模式。进销差价被确认为收入,其中大部分计为佣金;

  电商平台佣金率通常在3~6%。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Temu将进销差价确认为佣金收入,佣金率大约为9%,远高于其他电商平台。

  从巨亏到年赚1100亿

  1)毛利润五年涨九倍

  2019年,拼多多广告收入占营收的89%,整体毛利润率为79%;

  2020年,零售收入58亿、占营收的9.7%,整体毛利润率被拉低至67.6%;

  2021年,零售收入增至72.5亿,占营收的7.7%,整体毛利润率66.2%;

  2022年,零售业务归零,整体毛利润率应声提高到75.9%;

  2023年、2024年,随着佣金收入占比飙升,毛利润率先后跌至63%、61%。

  毛利润率随佣金占比提高而降低,说明佣金业务毛利润率低于广告业务(估计低于50%)。

  从2019年的238亿到2024年的2400亿,拼多多毛利润在5年间增长908%,年均增长159%!

  2)扭亏为盈

  毛利润、费用

  蓝色折线代表毛利润(率)、彩色堆叠柱代表费用(率),只有蓝色淹没彩色时才会录得经营利润。

  近年来,毛利润率小幅下行,毛利润金额却“一飞冲天”;费用金额温和上涨,费用率被逐步摊薄:

  2021年,毛利润622亿,总费用达553亿;其中市场费用448亿;总费用率58.9%,较毛利润率低7.3个百分点;

  2022年,毛利润991亿、总费用687亿;其中市场费用543亿;总费用率进一步降至52.6%,较毛利润率低23.3个百分点;

  2023年,毛利润1559亿、同比增长57.3%;总费用972亿、总费用率仅为39.3%,比毛利润率低23.7个百分点;

  2024年,毛利润达到2400亿;市场、行政、研发三项费用合计1315亿,总费用率进一步降至33.4%;较毛利润率低27.7个百分点;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Copyright © 2022股票财经365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