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最新判断
2023-07-25 05:48
来源:政知见
描述
撰文 | 董鑫 余晖 高语阳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同日,新华社发布消息,7月21日,中共中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撰文 | 董鑫 余晖 高语阳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同日,新华社发布消息,7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定调下半年经济

每年7月下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历来是决定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方向的关键会议,备受外界关注。

在2018年7月31日、2019年7月30日、2020年7月30日、2021年7月30日、2022年7月28日,中央政治局都曾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定调下半年经济

这次会议召开之前,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已对外公布。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

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作了最新判断。

一方面分析了当前的困难挑战,另一方面强调“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在7月21日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恢复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光明。

扩大内

“扩大内需”是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个背景是,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

4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度提到,“国内需求不足”。

“着力扩大内需”是下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

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就在7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提到,促进消费就必须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说,将落实落细稳就业政策措施,促进青年等重点群体就业;同时,系统推进收入分配领域重点工作,强化重点群体支持和帮扶,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积极探索促进居民增收有效路径。

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还具体明确了几点要求,包括:

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

要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等。

一些政策已经落地。

比如,7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和《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

对房地产形势有最新判断

除了总体经济形势,会议还对当前房地产形势作出了最新判断:

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政知君注意到,这是自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房住不炒”之后,在以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为主题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就房地产市场的变化给出最新表述。

2023年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一部分《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

文中就提到“深入研判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和城镇化格局等重大趋势性、结构性变化”。

来看最新数据。

今年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9万亿元,同比下降7.9%,为年内最大降幅。同期,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9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5.3%,降幅连续两个月扩大;商品房销售额6.31万亿元,增长1.1%,增幅连续两个月缩小。

对于这些数据变化,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解读称,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正从过去的高速发展转向平稳发展,这是由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变化、市场供求关系调整决定的。

有新形势,也有新要求。

最新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

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政知君注意到,7月初,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就已公开表示,过去在市场长期过热阶段陆续出台的政策存在边际优化空间,金融部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政策研究,因城施策提高政策精准度。

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

会议还提到了民营经济。

202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判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就在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还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被称为“民企31条”。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方面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包括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积极创造市场等。

重点来看“敢投”。

民间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也是经济活力的重要“晴雨表”。

但今年以来,民间投资持续低位运行。2022年民间投资增长0.9%,占整体投资比重为54.2%,2023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和占整体投资比重都有所下降。

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分析了民企“不敢投、不会投、不能投”的多方面原因。

例如,有的企业信心尚未完全恢复;有些民营企业参与投资意愿较强的项目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门槛限制;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民间投资项目还受到用地、用能等关键要素制约等。

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同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 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

这是“民企31条”发布之后,首个正式对外公布的配套政策措施。

《通知》明确提出,各地方要全面梳理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完全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项目等3类项目清单,搭建一个统一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

目前,这个平台相关功能正在抓紧完善,拟于近日启用并正式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推介工作。

两度部署这项工作

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

这是今年中央政治局会议第二次提到要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及“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今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到这项工作。

这是在扩投资方面作出的又一重要部署。

7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标准引导和政策支持,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平急两用”设施的建设改造和运营维护。

7月20日,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说,“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是集隔离、应急医疗和物资保障为一体的重要应急保障设施,“平时”可用作旅游、康养、休闲等,“急时”可转换为隔离场所,满足应急隔离、临时安置、物资保障等需求。

这是“提升城市应急保障能力,并创造新的建设投资和消费增长点”。

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

会议指出,要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要把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好;要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

至此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两项部署均已落地。

根据国务院于2014年下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2年10月公布的《2021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超大城市8个,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

全国特大城市11个,分别为杭州、东莞、西安、郑州、南京、济南、合肥、沈阳、青岛、长沙、哈尔滨。

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也是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的基本支撑。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就业问题依然突出。

付凌晖此前表示,“当前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青年人的‘求职难’和部分行业‘招人难’并存。”


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Copyright © 2022股票财经365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