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的故事没有我们预判的传奇,光荣浸透着苦难
2017-09-06 22:53
来源:虎嗅网
描述
由于安卓开放性带来的无序,屋子里横七竖八的装满了各种箱子和物品,安卓底层优化就是把这些箱子挡路的搬走,没用的扔掉,然后按照主人(用户)的体验要求把屋子摆好,重新布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2016年9月15日,晚8点,深圳大梅沙喜来登宾馆,3楼会议室。不清楚具体被哪句话感染,余承东从座位上跳起来,走到演讲者面前,一边穿插踱步,一边嘟囔着什么。会议没有被打断。台下坐着的十多位华为终端EMT成员(最高决策层)和核心技术骨干已经习惯了老余式亢奋,丝毫没有被影响。大家继续听软件部总工程师王成录博士的分享,不时有人插话追问。


这次汇报是关于华为终端一个秘密进行一年多的研发计划——“安卓底层手术式优化”。对于华为手机来说,这是一个引领性的重大研发投入,用于解决安卓系统长期使用后变慢即卡顿的问题,为此“下了血本”。从全面技术积累的能力上看,全世界能给安卓动手术的公司只剩下谷歌和华为了,对于安卓底层能“开刀”的专家全球应该也不超过100人,其中三分之一在谷歌,三分之一在华为。如果谷歌不“自我革命”,只有华为有能力冒险。


王博士的汇报中,数据似乎证明了成功:Mate9开始的性能优化和软件质量提升,总投入近5000万美元。实验室实测18个月老化试验数据表明,优化后的华为安卓长期使用性能已接近苹果iOS系统。软件老化测试模型和方法已经获得了欧洲著名测试公司Connect认可,双方已在安卓老化测试方向开始长期技术合作。


谈到这里,他压了压语调:集中抽调的过千名软件工程师已经回到了新的项目中,我们还有大概300人在继续优化,目标是将安卓变成“抽屉式可替换”架构,争取在1-2年内和iOS系统不分上下,持续夯实竞争力。讲完,他抬起头关注大家的反应。


余承东又被点燃了。


“我们曼哈顿发布(华为产品内部代号)只讲这个,我们甩别人太多了。”老余式亢奋再次抒发。而对1.1亿行安卓代码的优化方案对于现场工程师高管而言,值得品味,且意味深长。


会议仍在继续。大家不愿听到的坏消息也浮出水面:谷歌开天价加绿卡挖走了这次安卓优化的技术骨干充实到美国团队。更大的挑战在于,华为公司研发人员已经成为了全球科技公司的猎物,在软件、AI、芯片、材料,甚至色彩研究方面的最新创新,都成了竞争对手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这对于一直低调学习借鉴的华为“不是一个好消息”。


华为手机最近4年全球快速崛起的背后,其实这样跌宕起伏的会议每天都在上演。本文是“华为深度解密系列”的第一篇,周掌柜团队被允许对华为手机数十位关键岗位的软件、硬件、芯片、应用的负责人乃至科学家进行深度访问,力求还原华为手机成功背后的大逻辑。


我们带着读者调查中的三个最尖锐的问题挑战每一个受访者的开放底线:


1. 为什么号称技术驱动的华为似乎没有黑科技?

2. 什么底气让华为旗舰的价格对标苹果?

3. 华为手机是否只会模仿不会创新?


问题的答案关乎公众对民族工业的期待。


“黑科技矩阵”的战略决心


探究第一个问题,需要从王博谈起。


王成录,“华为土著”,1971年出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金属材料的硕博连读。1998年来到华为工作至今。现实生活中的他是标准的工程师高管:低调,不善言辞,不易兴奋,充满技术危机感。


启动“安卓底层手术式优化项目”之前,卡顿是整个安卓生态的顽疾,困扰着全世界安卓系智能手机厂商。如果把手机操作系统比喻成一个大屋子,由于安卓开放性带来的无序,屋子里横七竖八的装满了各种箱子和物品,安卓底层优化就是把这些箱子挡路的搬走,没用的扔掉,然后按照主人(用户)的体验要求把屋子摆好,重新布置。(原标题:华为手机成功背后的故事)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