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由预期转向现实,推动股市涨幅扩大。2008年11月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后,市场信心受到提振,各行业普涨,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渐落地,经济景气度回暖,经济复苏得到验证,各行业涨幅也逐渐扩大,政策出台后6个月的区间涨幅普遍超过50%。其中,周期板块领涨,房地产、建材、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等行业涨幅均超过100%。
从相对收益角度来看,周期板块普遍跑赢大盘。以沪深300为基准,对比各行业在稳增长政策出台前六个月和后六个月的相对收益,可以发现,政策出台前六个月内,周期板块普遍跑输大盘,而政策出台后六个月,周期板块大幅跑赢大盘。究其原因,2008年的稳增长政策主要以基建为抓手,因此稳增长政策带动经济复苏后,顺周期行业最为受益。
第二轮:2011年12月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增长
2011年,经济呈现“低增长、高通胀”的特点,年末政治局会议定调稳增长。随着“四万亿”计划刺激效果逐渐消退,2010年后我国经济增速开始逐渐放缓,至2011Q3-Q4实际GDP增速已下滑至10%以下并持续回落。为了应对经济下行以及2011年10月份以后快速发酵的欧债危机,央行政策开始逐渐微调,暂停发行三年期央票,并连续通过逆回购、央票到期等方式提供流动性。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也适当下调。11月30日又宣布于1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11年12月政治局会议对政策的定调,由此前的“管理通胀预期、调整经济结构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将经济增长放到更核心的位置。
随着稳增长政策的落地,2012年初A股止跌企稳。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主要股票市场持续暴涨,美股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新高。与此同时,货币政策的宽松也释放了流动性(2011年11月30日央行宣布降准,这是自2008年11月之后首次降准,而2012年2月18日,央行再次宣布降准),而1月6日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提振股市信心。随着政策落地,上证指数持续上涨。
2011年12月稳增长政策出台后,盈利预期开始触底回暖。从市场微观层面来看,2011年12月稳增长政策出台后,分析师对于个股的盈利预期整体开始由负转正,体现出市场对于企业盈利底部反转的乐观情绪。
随着政策落地,本轮稳增长行情中经济复苏亦得到验证。伴随2011-2012年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地,经济数据开始回暖,制造业PMI触底反弹,快速回到荣枯线以上,经济景气水平回暖。此外,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由负转正,反映经济超预期复苏,稳增长政策出台时的经济复苏预期得到验证。
随着经济复苏由预期转向现实,股市开始上涨。2011年12月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增长后,市场并未立刻做出反应,政策出台一个月内,仅银行业小幅上涨2.07%,其他行业全部下跌。而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渐落地,经济复苏得到验证,顺周期行业普遍走强。
从相对收益角度来看,少数周期行业跑赢大盘。以沪深300为基准,对比各行业在稳增长政策出台前六个月和后六个月的相对收益,可以发现,政策出台前六个月内,周期板块普遍跑输大盘,而政策出台后六个月,房地产、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等少数周期行业跑赢大盘,究其原因,2011-2012年的稳增长政策主要以基建为抓手,因此稳增长政策带动经济复苏后,顺周期行业最为受益。
第三轮:2014年4月政治局会议和国常会“定向降准”
2014年政策边际宽松,提出针对涉农资金的“定向降准”。2012年底经济实现“软着陆”,2013年全年货币政策定力维持较强定力,年中“钱荒”后,社融增速开始快速回落,企业融资状况恶化。至2013年四季度,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再次加大,企业盈利开始回落。针对这样的情况,到2014年,持续收紧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2014年4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大涉农资金投放,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人民银行宣布从2014年4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2014年4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定向降准”为起点,货币政策宽松周期正式开始,这也是后续牛市的重要推动力。
此后,国家又部署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货币政策整体宽松程度越来越大。7月15日,国务院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指出,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 “滴灌”。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不易、成本较高的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要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的不合理上升,遏制变相高息揽储。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指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维持流动性平稳适度,为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9月18日,央行再次下调正回购利率,引导14天期正回购利率下行20个基点至3.50%,为2014年8月以来第二次下调,创逾3年半新低。
2014年4月稳增长政策出台后,盈利预期开始触底回暖。从市场微观层面来看,2014年4月稳增长政策出台后,分析师对于个股的盈利预期整体开始由负转正,从风格上来看,周期风格盈利预期最为乐观,体现出市场对于周期行业底部反转的信心。
随着政策落地,景气回暖,经济复苏得到验证。随着2014年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地,经济数据开始回暖,制造业PMI触底反弹,快速回到荣枯线以上,经济景气水平回暖。此外,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由负转正,反映经济超预期复苏,稳增长政策出台时的经济复苏预期得到验证。
随着经济复苏由预期转向现实,股市涨幅不断扩大。2014年4月政治局会议召开和国常会提出“定向降准”后,市场并未立刻做出反应,政策出台后1个月内,多数行业仍然小幅下跌,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渐落地,经济景气度回暖,经济复苏得到验证,政策出台后3个月内,顺周期行业普遍开始上涨,政策出台后6个月内,全部行业实现上涨,其中,周期板块涨幅较大。
从相对收益角度来看,周期板块普遍跑赢大盘。以沪深300为基准,对比各行业的相对收益,可以发现,政策出台后六个月,周期板块普遍跑赢大盘,究其原因,2014年的稳增长政策主要以基建为抓手,因此稳增长政策带动经济复苏后,顺周期行业相对更加受益。
第四轮: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18年7月开始,政策基调开始边际微调。2018年,美联储连续加息、全球市场大跌、国内企业融资困难、经济持续回落、投资者信心萎靡之下,股市持续回落。2018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经济运行稳中有变”,要求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10月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强调“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要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10月20日出台个税专项抵扣,此后国务院、发改委又连续发文扩基建、促消费。与此同时,针对股市下跌的连锁风险,监管层也通过设立专项纾困资金、修订《公司法》鼓励回购、推动券商、保险、私募、地方政府等各方力量联手维稳市场等方式进行化解。央行也持续通过降准等措施投放流动性。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1月1日民企座谈会召开,要求减轻民企税费负担、解决民企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并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强化逆周期调节”,要求“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定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将资本市场地位拔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随即2019年初社融放出天量,M1、M2双双回升。政策宽松下,2019年初市场迎来大涨。
2018年12月稳增长政策出台后,盈利预期开始边际回暖。从市场微观层面来看,2018年12月稳增长政策出台后,分析师对于个股的盈利预期整体开始边际回暖,从风格上来看,消费和稳定风格盈利预期最为乐观,体现出市场对于消费行业底部反转的信心。
随着政策落地,景气回暖,经济复苏得到验证。随着2018-2019年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地,经济数据开始回暖,制造业PMI触底反弹,快速回到荣枯线以上,经济景气水平回暖。此外,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由负转正,反映经济超预期复苏,稳增长政策出台时的经济复苏预期得到验证。
随着经济复苏由预期转向现实,股市逐渐开始上涨。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市场开始有所反应,政策出台后1个月内,部分行业小幅上涨,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渐落地,经济景气度回暖,经济复苏得到验证,政策出台后3个月和6个月内,各行业普遍上涨,其中,消费板块涨幅较大。
从相对收益角度来看,部分消费行业跑赢大盘。以沪深300为基准,对比各行业的相对收益,可以发现,政策出台后六个月,食品饮料、农林牧渔、家用电器等部分消费行业跑赢大盘,究其原因,不同于过去几轮稳增长政策,2018年将稳增长政策的发力点由基建转向消费,因此稳增长政策带动经济复苏后,消费行业相对更加受益。
第五轮:2020年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六稳”和“六保”
为应对新冠疫情造成的冲击,2020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增长,提出加大“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力度,并且首次提出“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随着连续的政策托底不断落地,A股市场迎来修复。至2020年5月时生产活动已基本恢复,与之相对应的,决策层在疫情爆发之初集中发力政策宽松后,至2020年5月时宽松力度略有放缓,逆回购、LPR利率持平,部分投资者甚至开始担忧流动性拐点出现,市场也一度陷入震荡。但6月17日国常会要求“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6月18日央行随即调降14天逆回购利率20bp很快打消了这种担忧。
2020年4月稳增长政策出台后,盈利预期开始边际回暖。从市场微观层面来看,2020年4月稳增长政策出台后,分析师对于个股的盈利预期整体开始边际回暖,从风格上来看,周期和稳定风格盈利预期最为乐观,体现出市场对于周期行业底部反转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