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吹的牛,即将实现(2)
2023-11-23 09:17
来源:格隆汇
描述
因为人家野啊。 SpceX的研发模式,又叫“快速失败”模式。 即生产大量的原型机进行测试,边测试边改进,用硬件成本换取时间。 直接大棚焊接,现装现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逼自己一把

马斯克吹的牛,即将实现1

  吹逼尽头谁为峰,一见马斯克道成空。

  马斯克吹牛,与常人不同。

  首先他吹得很有水平,没点知识储备,真听不懂说什么。

  其次非常高尚,引领能源革命的宏图计划、人类延续的火星殖民计划、脑机接口技术等等。

  更厉害的是,他吹过的牛,基本都能实现。

  特斯拉电动车就不细说了,即宏图计划的一环。

  火星殖民计划,也有新的进展。

  周六,铁皮飞船—星舰再次升空。

  太空舱完成了与助推火箭之间重要的 "热分期 "分离,而这在4月份的试飞中未能完成。

  眼看着,飞船就要被推入近地轨道,甚至实现软着陆!

  可惜意外降临,8分钟左右,火箭输出信号突然失联,计算机做出自毁决定。

  夜空中的烟火,引燃了所有人的热情。

  看老马那激动的双眼和双手,明显是对结果非常满意。

  一小时后,他在 X 上写道:"祝贺团队 @SpaceX 团队!"

  这一次,离星舰1.0发射的全部目标,也就是实现轨道级的重复使用,已经非常接近了。

  下一发SN26.大概率是进行加油版测试不降落。

  而SN27.也许就能执行第一次星链2.0任务。

  以SpaceX的效率,搞不好明年就整活了。

  到那时,马斯克曾经吹的牛逼,将开始真正兑现。

  01

  马斯克:乌拉!

  早些年,NASA要发射卫星,主要靠洛玛和波音提供火箭。

  这两兄弟,心都是黑的。

  每次跟NASA合作,起码都要坑你一大笔。

  看我不顺眼?要不你找别人合作去?别人能干这事儿吗?

  不能。

  但长期这么搞下去,实在顶不住。

  想当年,德尔塔IV型中型火箭把11吨货送上近地轨道,花了1.6亿美元;人家中国的长征三号乙,同样送11吨货,报价才6000万美元。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2008年,NASA推出“商业运输服务”项目竞标,给场外人一个机会,降低一下成本。

  当时,美国已经有不少航空公司,大多是顶级富豪想圆自己的航天梦,搞的一些私人机构。

  比如谷歌创始人的行星资源公司,英国符号布兰森的维珍银河公司,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公司,等等等等。

  当然,还有马斯克的SpaceX。

  最终,是SpaceX和轨道ATK公司拿下订单。

  NASA要求两家都送20吨货到近地轨道去。

  SpaceX需要发射12次,花费16亿美元;ATK需要发射8次,花费19亿美元。

  前者成本相对低点,后者效率相对高点,相差不大。

  两者差就差在,马斯克这个人,太能吹牛了。

  ATK的技术虽好,但不会画大饼,很快资金就出了问题。

  老马一顿忽悠,可重复使用的猎鹰火箭名声大噪,资本家们排着队跑来送钱。

  包括NASA本身,早在2006年,一看到马斯克写的PPT,马上拍手叫好,拿出3.96亿美元。

  小老弟,我看好你!

01   马斯克:乌拉!

  总而言之,SpaceX的崛起,离不开NASA的扶持,更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否则就NASA的钱加上马斯克自己的2亿美元,哪里够烧的。

  逻辑很简单,连NASA都看好他,咱还有啥不认的呢?

  钱就这么哗哗来了。

  有钱好办事。

  马斯克拿着钱到处挖人,特别是NASA的研发人员,蹭蹭一个接一个跳槽。

  SpaceX的技术水平,蹭蹭一节接一节上涨。

  当然,资本家和科学家们并不傻。押宝的背后,除了信任,更因为马斯克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航天路线。

  马斯克这个人吧,虽然满嘴跑火车,但他吹的牛,基本都实现了。

  就算他再脑洞大开、点子再奇葩,也未必没有搞头!

  就拿不锈钢造宇宙飞船这事儿来说。

  不锈钢是个好东西:易加工、强度高、耐高温,最关键是便宜。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重了——这在航天领域是致命的。

  所以这么优秀的材料,一直被各国航天局冷落。

  但并不是不能用。


  想当年,美苏搞军备竞赛,铆足了劲造战斗机。

  因为空气摩擦力太猛,飞行器耐不住高温,速度一直就上不去。

  毛子脑门一拍,直接用不锈钢造了一批米格25.

  什么?太重了?我直接把马力加到MAX,就是干。

  虽然空重过大,载不了多少东西,但速度轻松甩开同时代的导弹。

  什么空气阻力,你尽管摩擦,斯拉夫人那是出了名的不怕死。

  美国人一度被吓得够呛,但还是不敢尝试。

  咱们啥体质,俄国人啥体质,能比吗?

  苏式暴力美学代表作——米格25战斗机

  苏式暴力美学代表作——米格25战斗机

  同样不怕死的,还有印度三哥。

  印度教讲究的就是修来世,今生的命算个球。

  看到苏联大哥的米格25威震全球,三哥立刻就悟了。

  于是,为了省钱、为了雄起,印度用不锈钢造出GSLV-MK3大型运载火箭,亮瞎世人的眼睛。

  三哥的火箭,跟SpaceX的星舰,不能说有点相似,简直一毛一样。

  讲究的就是一个字:大。

  缺点也都是一个字:重。

  别看粗大又笨重,印度牌火箭射了几次,稳稳当当的,表现真不错。

  虽然有效载荷低了点,大不了多射几发嘛,最终效果一样的。

  未来,三哥还打算坐这玩意上天,去找梵天大神聊天。

  不锈钢能造战斗机,能造大火箭,凭啥就不能造大飞船?

  马斯克:我(的员工)也不怕死,干他丫的。

  说干就干。

 02

  Boom!Boom!Boom!

  马斯克的一贯风格就是:帅气+低成本。

  帅就不说了。

  成本要是太高,不仅自己亏出血,投资人也必骂娘。

  更关键的是无法商业化,没几个人能消费起。

  总之,就得用不锈钢,而且还是各位厨房里刀叉锅铲用的那种,最最最普通廉价的304不锈钢。

  这玩意,买几百吨,也就马斯克一顿饭钱吧。

  具体思路也不复杂,就是复制毛子那套玩法:大力出奇迹。

  管你多重,我多装几台发动机,照样送上天。

  别看SpaceX只有一款小型发动机技术,但它的并联技术属实牛逼。

  中型火箭用9台,大型用27台,不够就再加。

  今年上天爆炸的那个大火箭,就用了33台发动机。包括24个猛禽发动机、3个助推器和3个主发动机,马力达到7.6万吨。

  总之上天是没啥问题。

  印度人都行,有NASA背书的SpaceX,没道理不行。

  既然能行,那就开干。

  马斯克就是马斯克,不仅想法奇葩,做法也跟闹着玩似的。

  很多人都好奇,为啥星舰的研发速度那么快,一年可以飞那么多次。

Copyright © 2022股票财经365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