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 最近,著名财经评论家和专栏作家贺宛男指出,减持怎么成了直接融资?
日前,来自证监会、上交所、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几位重要领导,同时现身《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就IPO、退市、并购重组等市场关心的问题,一一作答。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几位重量级人物居然把大股东减持也视为直接融资!!!
听听这几位权威人士是怎么说的:
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李钢:直接融资包括股权和债权。在股权中有IPO、有再融资,把“直接融资”等同于“IPO”是误解。从数据来看,IPO的数量千亿量级,再融资是万亿量级,证监会通过规范减持政策,收紧再融资,为IPO腾挪了空间,为资本市场配置资金支持实体经济腾出空间。请看,李钢在指出将“直接融资”等同于IPO是误解之后,紧接着把“规范减持”和“收紧再融资”并提,认为此二者减少是“为IPO腾挪了空间”。
如果李钢还说得不够清楚的话,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可是直截了当。黄是这么说的:“直接融资中,IPO融资、再融资、大股东减持,其中IPO占比比较低,即便增长100%、200%也是千亿量级,近期限制再融资,对减持进行规范,这两者数量是有所减少的,六月份减持规则发布以来,减持的量较往年同期减少了40%-50%,IPO发展会考虑市场发展状况。”
好了,说得再明白不过了,IPO、再融资、大股东减持,都是直接融资,现在监管部门把再融资和减持收紧了,“腾挪出来的空间”,理所当然地可以多一点IPO,“即便增长100%、200%……”
什么是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就是通过发股或发债将资金直接注入实体经济,注入上市公司,让企业做大做强,投资者同时享受企业做大做强的红利。可大股东减持的钱,进入上市公司了吗?没有!什么“改善个人生活”、“给孩子交学费”、“还房贷”、“提高员工福利”、“做慈善”,等等,减持理由五花八门,全都进了那些富豪们的口袋!这么多年来,正是因为某些大人物将“大股东减持”也视为直接融资,在加强直接融资的口号下,A股市场在全球表现每每垫底,而在掠夺投资者沦为造富机器上却毫不逊色。胡润富豪榜的数据表明,中国亿万富翁人数已超过美国!
相信每一个普通股民都明白,减持不是融资,不是间接融资,更不是直接融资,这是套现,是名副其实的圈钱!
但是,IPO与大股东减持确实是有联系的。 是的,IPO是千亿级的,而再融资和减持常常是万亿级的。为什么再融资和减持对市场的抽血和冲击,要远甚于IPO呢?原因就在于IPO上市流通的只是25%,乃至10%的股权,还有75%、乃至90%的长尾巴留在后面。而且按现有政策,IPO价格严格限制在23倍市盈率之内,对资金的吸纳自然不多;而那条长长的尾巴,可不是什么23倍市盈率!即以乐视网的贾耀亭为例,他一个人就减持套现100多亿,同时,这些年通过定向增发、发行债券、银行借款等方式,融资过百亿。可当年IPO,不过发行2500万股新股,融资7.3亿! 千万别以为一年发400-500只新股,吸纳资金不过一二千亿,以至于公开叫什么“增长100%、200%”,似乎市场都能接受,后面还跟着那条黑乎乎的长尾巴!而且那千亿级的IPO是直接融资,万亿级的减持却是对实体经济有害无益的大套现,大圈钱! 是的,证监会减持新规以来,减持股份和减持市值是有所缩减,但那只是推迟了时间而已。按照现有的证券法,解禁之后大小股东减持都是合法的,今天减持少了,明天就会多减持。而且老股减持完了有次新股,次新股减持完了又有新股,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为什么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可股市还在半山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万亿级的永远没完没了的减持和再融资,让市场元气大伤。怎么办?笔者的看法是,同国际接轨,新股一上市,除了少数创始人股东,均应该允许上市流通,这样既抑制了新股炒作空间,又不会把减持的大难题一茬一茬地留给后人。在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A股市场不就是全流通市场吗?怎么大小非之后又弄出个大小限了?
我们回头看看阿里、腾讯,不都是这样腾飞起来的吗?(原标题:贺宛男: 减持怎么成了直接融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