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格局重构的4月,中国资本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景象。尽管美国"对等关税"引发市场波动,但敏锐的私募机构已掀起调研狂潮,单月走访频次激增118%,电子与医药生物领域成为资本围猎的主战场。
私募掘金图谱:单月7647次调研背后的资本密码
据私募排排网最新监测,4月证券私募管理人调研频次达7647次,环比暴增117.68%,创2020年以来单月最高纪录。这场调研盛宴呈现三大特征:
-
广度深度双突破:覆盖27个一级行业,639家上市公司获资本问诊
-
头部效应显著:117家标的获超20次调研,立讯精密以186次问鼎
-
赛道聚焦明确:电子(1535次)、医药生物(1284次)占据半壁江山
顶级机构动向:
-
正圆投资:单月完成181次深度调研,重点布局半导体设备与创新药
-
深圳尚诚:157次走访聚焦消费电子与医疗器械
-
百亿军团发力:盘京投资64次、和谐汇一62次,高毅、淡水泉等超30次
电子医药双星闪耀:资本解码产业新势能
电子行业突围路径:
-
立讯精密:机构聚焦毛利率逆势提升3.2个百分点背后的智造升级
-
澜起科技:DDR5内存接口芯片市占率突破45%,获109家机构踏勘
-
中科飞测:半导体检测设备国产替代率超30%,单月迎65次调研
医药生物创新脉动:
-
华东医药:GLP-1药物临床进展引68家机构关注
-
开立医疗:超声内镜系统打入欧洲市场,获64次资本问询
-
创新药企:ADC药物管线密集进入II期临床,吸引超500次调研
机构预判:A股质变临界点将至
在仁桥资产夏俊杰看来,资本市场正经历三重底层逻辑重构:
-
抗压验证期:关税冲击峰值已过,经济韧性将重塑全球认知
-
估值引力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2.3%,权益资产性价比凸显
-
资本再平衡:全球长期资金增配中国资产趋势确立,北向资金月度净流入创年内新高
康曼德资本指出,新质生产力突破正在重构产业估值体系: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突破20%临界点
-
创新药IND获批数量同比激增45%
-
商业航天产业链估值三年增长8倍
结构性机遇:双循环下的投资新范式
电子产业突围路径:
-
消费电子:AI PC渗透率年内有望达15%,催生2000亿换机市场
-
半导体: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5%,设备招标量环比增40%
-
汽车电子:域控制器搭载率突破30%,单车价值量提升至8000元
医药生物创新图谱:
-
基因治疗:CDE受理IND数量同比翻番
-
医疗机器人:手术机器人装机量年增150%
-
合成生物学:菌株改造效率提升10倍,成本下降60%
久兴投资策略报告强调,投资者需把握三大转换:
-
估值体系转换:从PE导向转向研发管线价值评估
-
资金结构转换:险资权益配置比例突破15%历史阈值
-
技术范式转换:AI+研发模式缩短新药开发周期3-5年
随着5月财报季收官,私募机构调研热浪揭示出资本市场的深层变革——在外部压力与内生创新的角力中,A股正孕育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跃迁动能。那些率先突破技术壁垒、构建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或将引领新一轮价值重估浪潮。
(本文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排排网、上市公司公告,分析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