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年报:上市公司年报审核揭秘
2018-06-07 08:31
来源:华尔街见闻
描述
关于今年的年报审核工作,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审核从去年底开始,持续半年时间,一直到六月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上市公司业绩的好坏牵动投资者的神经。年报又是反映业绩最核心的文件,其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直接关乎投资者的利益。

“每年的年报审核工作是上交所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随着沪市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审核工作基本完成,上交所对沪市1419家公司年报进行了审阅,发出审核问询函近200余份,提出各类问题4000余个,全部审核问询函均对外公开。


那么审核工作到底如何展开?审核背后有什么故事?

年报审核从去年底就开始

去年,是沪市上市公司业绩丰收的一年。1419家披露年报的沪市公司中绝大多数业绩优良、专注主业。2017年沪市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7.97万亿元,同比上升14.46%;实现净利润2.62万亿元,同比上升18.55%。

尽管如此,仍有一小部分公司存在各类风险。年报审核的工作围绕“防风险、提质量、强责任”的目标展开。

每年1月1日-4月30日为年报披露期,但上述负责人表示,上交所的年报审核工作其实从去年底的突击交易监管就开始了,一直要持续到六月。由于前期要准备,后期公司披露年报较为集中,因此前后要经历大概半年的时间。

去年底,上交所从突击交易开始,强化了对会计师和审计师的监管。提前对会计师和公司进行提醒,可以起到事前防治作用,督促其对年报做出更好的披露。与此同时,去年底上交所也对年报审核形成了整体工作方案。


年报审核工作的组织与日常

年报审核过程采取网格化组织形式,以行业小组为审核主体,年报工作小组提供业务支持。

行业小组中,每个行业和公司的年报审核责任落实到人,小组架构由初审和复核组成。上交所从2015年开始分行业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目前分七个大类行业组。据介绍,每组人员在10人左右,每人跟踪25家左右的上市公司。

由于年报审核专业性非常强,涉及到法律、行业和会计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因此还设立支持小组——年报工作小组,从以上多个方面对年报审核工作提供支持。

审核开始前,年报工作小组要组织事前培训,从年报正文到各段内容会组织专题培训。年报要看哪些关键点、问询怎么问、往年典型案例等,都是培训的重点内容。

随后,各行业小组会确定各个公司的审核人员名单,汇报给年报工作小组。行业小组内也需要建立内部审核机制。

年报小组和行业小组要确定审核进度。由于披露期前期披露的年报较少,4月年报披露更集中,因此要提前做好进度安排。

一名公司监管一线审核人员表示,“工作量大、时间很紧、要求极高”是年报审核工作的最直观概括,“年报披露的最后一天(4月27日),很多同事都熬夜到凌晨四点才走”。


进入“风险公司名单”有何参考标准?

上交所在年报审核中,也会通过一系列的标准“排查”出一批风险较大的公司,放入“风险公司名单”,进行重点审核。

公司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对华尔街见闻表示,“扣非净利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上市公司应“聚焦主业”。

非经常性损益过高的公司,可能是通过会计处理产生一些没有含金量的利润,可能是掩盖公司日常经营问题的一种手段,长期来看是不具备投资价值的。

公司治理也是重点参考标准。例如股东层面的质押比例太高,就容易被关注。


另外,媒体舆情所反映的“问题公司”也会引起关注。监管部门每天会有专人梳理舆情和媒体所关注的上市公司问题。

通过上述标准,公司监管部门会确定着重审核的风险公司名单。据此前披露,2017年年报审核工作中,对560多家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了重点审核。

对于“风险公司名单”,该负责人表示名单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会定时进行梳理和排查。

此外,行业龙头公司也会放入重点审核名单,但重点则是关注他们经营中的亮点,从正面鼓励聚焦主业、干实事的好公司。

上市公司年报审核

年报审核助投资者解惑

年报审核可以发现上市公司经营问题和潜在风险,是交易所向投资者做出风险提示,帮助投资者解惑的过程。

此前上交所发布的公告就指出,本次年报审核关注的重点问题包括:三高类并购重组“后遗症”、部分公司风险相对集中、个别公司业绩真实性存疑、内外部治理存隐患、被出具非标意见、会计准则适用问题等六大问题。

上述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年报审核要让好的公司披露更有效;另一方面,通过对年报的公开问询,让一些公司的风险充分暴露在投资者面前;同时通过监管压力,让一些公司“脱实向虚”的行为无处可藏,促其聚焦主业,这是公开问询的主要目标。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