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两会最新看点分析 股票行情布局!
2022-03-04 09:10
来源:财经365
描述
宏观政策上,2022年财政政策将会更加积极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两会即将来临,备受关注。

  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不仅是中国经济趋势的晴雨表,也是改善民生的帆船和普通人的温暖剂,也是世界观察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国内疫情频繁反弹、俄乌海外冲突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两会无疑更具影响力。

  那么,今年两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呢?让我们展望一下。

  增长目标、宏观政策和房地产。

  在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最重要的是如何确定经济增长目标,这不仅是预测年度经济运行趋势的重要参考指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年度宏观政策的监管模式和节奏。

  那么,如何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呢?

  众所周知,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然爆发,极大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运行。年GDP增长率仅为2.2%。然而,由于2020年的低基础效应和国内防疫形势的持续稳定,2021年经济增长迎来了强劲反弹。年GDP增长率高达8.1%,明显超过年初设定的目标值6%。

  如今,随着低基数效应的减弱,2022年经济增长率将大幅下降,相应地,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将大幅下降。

  事实上,中国经济面临着三大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影响和预期疲软。去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经济增长放缓。从各地来看,80%以上的省市降低了经济增长目标,总体降幅约为0.7个百分点。因此,国民经济增长的目标也可能减少类似的范围。预计年GDP增长目标将在5.5%左右。

  当然,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即遵循2019年设定的增长范围,如5%~5.5%,为经济运行中的防疫、结构调整和不确定性留出灵活的空间,为更高质量地完成经济增长任务提供更大的回旋空间。

  在宏观政策方面,2022年中国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根据去年年底经济工作会议的规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提高效率,更加注重准确性和可持续性,即加强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注重准确性,注重政策支持领域,努力务实。

  根据市场普遍预测,2022年财政赤字率可安排在3.2%左右,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大致相当于去年。在支出方面,财政力量的步伐将明显提前,基础设施投资可能是主要起点;在收入方面,减税将是今年财政工作的重点,重点关注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

  至于货币政策,面对国内经济的三重压力和疫情、通货膨胀和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外部不确定性,中国稳定的货币政策应灵活适度,加强跨周期调整,充分发挥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实现总量稳定,实现优良结构,同时保持信贷总量增长,也强调结构稳定优化,加强小微企业。

  在房地产方面,在住房不投机基调不变的前提下,房地产市场监管有放松的趋势。自今年年初以来,许多地方出台了房地产市场放松政策,从购房限制、贷款限制、价格限制、土地供应等方面给予房地产市场实质性支持。特别是最近,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明确表示,房地产泡沫和金融势头已经逆转,这可以看作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放松政策的认可。预计后续地方政府将出台更强大的房地产市场放松政策。2022年,预计房地产数据将在年中触底,实现软着陆。

  稳步增长,促进消费。

  市场一致认为,2022年的总体政策基调将是稳增长。

  事实上,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在中央政府的部署下,中国经济工作已全面转向稳定增长,一系列稳定增长政策也取得了成效,包括10月纠正房地产信贷政策,11月国家常务会议安排年内专项债券发行,12月初央行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去年12月的经济工作会议上,重点是稳定宏观经济市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范围内,保持社会整体稳定;今年2月25日的政治局会议再次指出,今年的工作应坚持稳定,稳定改进,加强宏观政策实施,稳定经济市场,充分反映了稳定增长的总体基调。

  如果你想稳定增长,投资当然是最重要的起点——效果快。只要资金到位,项目开工后就能迅速带动经济和就业。从地方两会投资增长目标的变化来看,今年目标明确的省份数量增加,说明各地依靠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意愿明显提高。但考虑到经济增长不仅要量增,还要质增,新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增长比旧基础设施更值得关注。这次两会可能会给出具体的方向,比如符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东数西算项目,迎合双碳目标的节能减排设施改造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基础设施投资的努力下,扩大国内需求的后半部分仍然取决于消费的接力。理论上,消费不仅是所有生产活动的最终目标,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直接体现,也是支持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如果消费低迷,必然会制约各行各业生产端的发展,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因此,如果没有消费贡献,必然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然而,目前,我国消费增长明显缺乏动力。主要原因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许多地方的疫情已经蔓延,这反复对消费市场产生短期影响。叠加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大,影响了许多应对风险能力较弱的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消费者信心和预期没有得到很好的修复,储蓄倾向和风险规避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对消费持谨慎态度,导致整个消费端复苏过程相对缓慢。

  由于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对价格变化更敏感,人口比例较大,对促进消费非常重要,因此两会可能出台相关政策,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如调整个人所得税、增加中低收入财政转移支付等。

  事实上,最近的政策取向确实倾向于中低收入群体。去年年底,国家常务委员会决定继续实施部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低收入群体的压力;今年1月,总理在专家企业家研讨会上提出各种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释放消费潜力;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推动制定和发布《促进共同繁荣行动纲要》,建立初步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的基本制度安排,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这些内容是否会在两届会议上再次被提及是一个很大的亮点。

  以下三个细分值得关注:

  一是绿色消费,包括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是扩大和培育新消费热点的关键环节,也是符合双碳目标的消费类别;

  二是新消费,继续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帮助消费市场转型升级,支持商品直播、在线医疗等新兴消费形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

  三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文化旅游综合体和特色街区,大力支持夜间消费。

  重点任务部署。

  每年两会都要安排一些年度重点任务,今年自然不会内外。在我看来,以下三个任务将成为2022年的重点。

  一是继续加强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全球角度来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实力差距本质上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突破的国家往往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越强,就越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中处于高端地位,激发更多新兴产业,掌握国际社会发言权,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对中国来说,虽然近年来科技实力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中国仍被限制在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如加工和组装,附加值不高;在芯片、半导体、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等核心技术领域,中国仍面临脖子,在关键时刻容易被动。

  考虑到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劳动力低成本优势逐渐淡化的现实,我们应该采取行动,真正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塑,掌握国际竞争的发言权。预计两会将继续强调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大基础研究投资,加大税收优惠政策,扩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特别是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专业化、专业化、专业化企业。

  二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纵观世界,数字化浪潮已成为大势所趋,不可逆转。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的运行和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得到了深刻的重塑,决策者越来越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相关政策不断出台。今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将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明确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提升等八项重点任务。同时,地方政府也在加快数字经济布局,足以看到其重量。

  随着东数西算项目的正式启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有望进一步加快。在这两届会议上,数字经济显然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三是坚决贯彻双碳目标。

  自2020年9月提出双碳目标以来,中国稳步有序地推进了双碳任务的实施,已成为中国未来高质量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基调。今年以来,双碳和1+N政策体系中的文件继续发布。例如,《高能耗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版)》明确规定,2025年基本清除高能耗行业17个重点领域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比例,充分体现了中国加快工业低碳技术创新、促进减碳的坚定决心。

  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提到了做好碳峰、碳中和工作,我相信今年的两届会议也将再次强调。在具体行动计划中,预计煤炭有序替代转型,促进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新能源的发展,建立双碳市场机制,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重点企业节能碳技术改造项目,密切关注绿色低碳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Copyright © 2017股票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