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傍晚,央行发布4月金融运行"成绩单",多项核心指标超预期增长印证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数据显示,货币供应量与社融规模呈现双提速态势,政府债券发行放量与企业融资成本下行共同构筑起信用扩张新格局。
一、关键数据全景扫描
截至4月末,广义货币M2规模攀升至325.17万亿元,同比增速达8%,较上月提升1个百分点,显著超越市场7.2%的预期值。狭义货币M1余额109.14万亿元,同比微增1.5%。值得注意的是,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1.16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前四月累计增量16.3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3.61万亿元。
信贷结构呈现鲜明特征:
企业端:前四月新增贷款9.27万亿元,占比达92%,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扩大
居民端:新增贷款5184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7601亿元,短期贷款收缩2416亿元
融资成本:企业新发贷款利率降至3.2%,房贷利率触底3.1%,均创历史新低
二、四大核心看点解析
(1)M2超预期增长的三大推手
①统计口径优化效应:2024年基数调整带来的低基数效应显现
②理财市场波动:债券收益率波动加剧促使资金向存款回流
③政策工具发力:降息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叠加政府债发行提速
(2)财政政策担纲社融主力
前四月政府债券净融资4.85万亿元,同比多增3.58万亿元,贡献社融增量近三成。单月来看,4月政府债融资9700亿元,直接拉动社融增速0.3个百分点。市场人士预计,随着特别国债发行进程加快,全年政府债规模有望突破10万亿元大关。
(3)信贷资源配置持续优化
企业贷款占比五年间提升5个百分点至68%,显示金融资源加速向实体经济倾斜。值得关注的是,地方政府2.1万亿元专项债置换虽短期影响信贷增速,但中长期将有效改善债务结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腾挪空间。
(4)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
贷款利率持续探底背景下,央行政策工具箱保持开启状态。浙商证券宏观团队预判,二季度仍将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定向工具将重点支持战略新兴产业。
三、政策前瞻与市场影响
尽管面临地方债务化解与外部环境波动等挑战,但多维度政策协同效应正在显现。证券分析人士指出,M2与社融增速持续跑赢名义GDP增速,印证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力度不减。随着物价回升目标权重提升,预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更精准发力,为经济复苏注入持续动能。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