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踩雷”代价巨大 转战可转债“蓝海”!(2)
2018-05-14 08:42
来源:中国经济网
描述
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许多债基的基金经理都表示,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个券的真实基本面,才是最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在他们看来,信息披露不充分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许多债基的基金经理都表示,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个券的真实基本面,才是最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在他们看来,信息披露不充分甚至是信息披露违规,是目前许多个券存在的通病,在办公室里研究财务报表已经很难真正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实地调研才能获取真实数据,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股票投资注重企业业绩成长性不同,债券投资注重的是扎扎实实的现金流,这才是真正无风险的偿债能力。但单纯从企业定期报告中很难获取动态信息,而在风险不断出现的背景下,再不走出去调研,是无法有效实现风险控制的。”某基金经理对记者说。

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社会去杠杆进入攻坚阶段的当前,许多个券的风险并不仅仅来自于企业自身,还包括股东和关联方的资金链断裂甚至是对外担保风险爆发。重阳投资表示,由于此前多年信用条件整体宽松,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较强,积累了大量债务,借新还旧是这些企业维系债务链条的最重要手段。2017年以来,在各项去杠杆政策的推动下,全社会信用条件不断收紧,股票、债券和信托再融资都变得更加困难,特别是今年以来信托和非标等银行表外融资渠道大幅收缩。在外部现金流流入受阻的情况下,高度紧张的资金链条就变得非常脆弱,信用违约发生的概率大大上升。

在此背景下,基金经理的调研就需要覆盖更多的层面,不仅需要深入了解个券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个券现金流的真实状况,还需要了解个券各种隐性的“风险点”,尤其是来自于大股东和对外担保的风险。很显然,这种调研的深度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基金经理的工作量无疑大大增加。业内人士表示,在债券风险此起彼伏的时候,个券的调研能力将会逐渐成为考验基金公司投资实力的一种体现,而这,会进一步加剧公募基金行业的分化。

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总部研究主管陈志新就指出,公募基金主要还是加强信用基础研究工作,对行业和主体要有长期密切的跟踪,对于一些基本面有一定瑕疵的主体要能够有及时的分析和判断,而且目前一些爆发风险的主体主要问题集中在资金链断裂或者现金流紧张方面,可以针对目前的特性对这类主体进行重点排查,有效规避相关主体的信用风险。

转战可转债“蓝海”

基金经理在谨慎提防信用债投资风险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新的债券投资领域。去年以来大幅扩容的可转债,就成为他们眼中新的投资“蓝海”。

银河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韩晶就表示,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最看好可转债下半年的投资机会。她指出,通过两年多的估值压缩,目前可转债市场估值水平已经接近2014年牛市之前的低位水平,继续下跌的空间较小。同时,可转债的股票属性赋予其高弹性。此外,防范风险仍是今年投资的重点,而可转债能够提供一定的安全垫,转债在持有到期的情况下能发挥债券属性,获得一定的票息收益,“攻守兼备”的特征十分突出。

兴全可转债基金经理张亚辉则表示,可转债是今年投资的价值蓝海。他认为,今年权益资产的波动将加大,债券信用风险较大,利率还未看到趋势向下的阶段,不少转债估值压缩导致标的接近面值,介于两者之间的可转债投资则是进可攻,退可守。

事实上,债基已经开始大踏步进入可转债投资市场。基金一季报数据显示,基金在可转债上持有规模达到420.52亿元,加仓规模达到130亿元,市值增幅为45%,这也是可转债历史上第二个增持金额超过100亿元的季度。而从环比增长来看,可转债以44.67%的增幅位居债券类资产配置增长首位。

而相较于目前的信用债,可转债让基金经理们更放心的一点是其发行门槛较高,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用风险。一位基金经理指出,能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一般基本面较为健康,且债券偿付能力不错,即便公司出现了业绩下滑等基本面走坏的趋势,可转债的投资者还有博弈回售条款和下修转股价的机会,相较于信用债,止损和套利的手段更为灵活。

从近期可转债的走势来看,尽管A股市场继续震荡,许多可转债的正股表现不佳,但这种博弈预期的存在,依然支撑着可转债的强势。统计显示,截至上周五收盘,纳入统计的67只可转债中,有62只处于溢价状态。这表明,这些可转债的交易价格高于其实际的转股价值,隐含了一定的看涨期权。但需要关注的是,在这62只溢价状态的可转债中,有多达20只可转债溢价率超过30%,其中,有12只的溢价率甚至超过50%,市场的博弈心态十分浓厚。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随时关注财经365网站。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