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视界-“野蛮人”高瓴资本(2)
2020-07-24 09:32 作者: 财经天下周刊
来源:财经365
描述
追逐风口的高手 在资本市场上,高瓴资本一直试图给自己创造一个气定神闲的外部形象。“高瓴从来不追风口,而是追求长期结构性投资机会”,这是今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财经365(www.caijing365.com)7月24日讯:最近在资本市场上一路高歌猛进的高瓴资本,被打了一闷棍。7月22日晚,凯莱英宣布调整非公开发行方案,发行对象从高瓴资本调整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价格从锁定价格调整为按发行期首日为基准日底价8折的询价发行。

张磊创办高瓴资本是在2005年

张磊创办高瓴资本是在2005年

有消息显示,监管层明确不支持引入战略投资人的锁价增发模式。凯莱英在2019年就抛出了定增方案,计划向不超过10家特定对象发行公司总股本的10%,募集23亿元资金。这本来是一项较为平常的定向增发,但今年2月16日,凯莱英突然宣布此前的定增方案取消。因为凯莱英不用再去找买家了,高瓴资本准备一家就把23亿元的增发额度全部包圆。这在当时的资本市场上引发一片哗然,毕竟以前没人这么做过。说好的定向发行,大家还有竞价的余地;现在变成了“萝卜发行”,让其他机构一点机会都没有。

更豪气的是,高瓴资本随后还与凯莱英签订合作协议,承诺在限售期的18个月内,将通过在业内的资源给凯莱英带去8个亿的生意,“不满8亿元绝不减持股份”。凯莱英2019年创下的业绩最高峰,全部营业收入也不过24亿元。8亿元的生意,高瓴资本相当于要硬生生将凯莱英的估值拉高20%。大戏还不止如此!按照当时双方的计划,凯莱英向高瓴发行股票,是在当期市值上打八折,高瓴又承诺了20%的溢价,这使得凯莱英新方案一出台,就受到市场热捧。7月22日凯莱英收盘价为232元,较之前确定的发行价123.56元已上涨近90%。

换句话说,高瓴资本仅凭一个方案,一分钱真金白银还没出,账面上的理论浮盈已经高达18亿元!

然而,这个如意算盘可能要落空了。

亮剑“野蛮人”

接近上述交易的知情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高瓴资本在2月份突然入手凯莱英,其实与战略投资意义不大,与再融资新规关系反而更大。2月14日,证监会出台《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增发价格降低、锁定期由12个月变为6个月,是“新规”中最鲜明的两大变动。这意味着参与定向增发的机构将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高瓴资本是在“新规”落地的第二天宣布入股凯莱英的。有消息说,高瓴资本是第一个抢跑“新规”再融资方案的机构,熟知政策红利的它表现出了满满的“迫不及待”。
公开资料显示,凯莱英是一家从事医药研发、生产外包的企业,这类公司统称为CXO,是现代药品开发的新模式。近年来大量创新型的生物医药企业涌现,它们的药物研发和中试生产很多都交给了CXO公司。

CXO相当于大家都去挖金矿时卖水的人,自然也受到资本的看好。高瓴资本此前就入股了同类的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泰格医药等企业。
有人评论说,高瓴在再融资新规出台后的表现,客观上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尤其是凯莱英新的增发方案宣布后,股价一路高歌猛进,更是让“高瓴在利用锁价规则”的疑虑进一步加深。
以往增发,定价是以证监会批准增发之后,上市公司与保荐机构协商确定的发行期第一个交易日的价格作为基准。但新规把定价基准日放宽到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发行期首日三选一。

这意味着,高瓴有机会去“选择”增发价格:董事会何时公布决议,这是高瓴和上市公司之间的事。高瓴可以拿到一个满意的低价,然后利用“独家增发”、“高瓴入股”这样的话题引发市场关注,使公司股价在短期内大幅上涨。今年5月12日,高瓴新规之下定增的第二单:高科技骨科耗材生产企业凯利泰,手法与凯莱英也有类似之处。高瓴携手淡马锡,高调入场凯利泰,同样也造就了一波股价的拉升。

凯莱英和凯利泰都是所在行业里“小而美”的公司。凯莱英虽不及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的规模,但在小分子的CDMO领域独树一帜;凯利泰的脊柱微创平台也是国内罕见的标的。
“双凯”都不是擅长画大饼的企业,但受高瓴资本“战略投资”这张大饼喂的恰到好处。凯利泰去年5月制定了一个净利润“三年翻两番”的股权激励方案;凯莱英则希望扩大在大分子CRO领域的市场。这两件事,高瓴资本都能拍胸脯保证,双方自然一拍即合。高瓴资本在2020年撒出的钱,还远不止这些。

7月17日,宁德时代披露,其刚刚完成一笔募资额度高达197亿元的定向增发。在这场持续数月的非公开股票发行过程中,共有38家投资者参与了认购,包括一度被传为电影明星黄晓明的同名者,以及私募大佬葛卫东等。但最终,这些参与者大多都以失败出局,而高瓴资本一家就吃进了106亿元,占宁德时代增发额度的一半还多。

更早些的7月12日,高瓴资本耗资21.73亿元,认购了健康元定向增发的8%股份。彼时的健康元因董事长朱保国和腾讯公司马某腾泄露内幕信息一事,尚处在舆论焦点的风口浪尖,高瓴迫不及待出手,毫无避讳之虞。

加上今年2月高瓴400亿元重仓介入格力电器的混改,2020年上半年高瓴至少在一级半市场上投下了超过600亿元。

上市公司答应得爽快,但监管层面对以高瓴资本为代表的锁价定增狂潮,态度却谨慎起来。这些钱到底是稳定股市的压舱石,还是高抛低吸的热钱资本,一切都不好说。以高瓴大举入股的新能源行业为例。今年1月,高瓴资本在纽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其已清仓了新能源车企蔚来汽车的全部股份。2019年二季度时,高瓴还非常看好蔚来,并在蔚来的低谷期增

2000多万股,持仓总计达到4193.8万股,以示托底支持。没想到半年之后的2019年底,随着蔚来汽车资金链紧张,高瓴资本抛售蔚来,一分不剩。

清仓蔚来的同时,高瓴资本还顺手卖出了特斯拉的全部仓位,看似就要与新能源概念一刀两断。蔚来在经历今年年初的“濒死期”后涅槃重生,投入了合肥市政府的怀抱,如今股价已经是高瓴抛弃它时的三倍。而对于特斯拉,高瓴神奇地在400美元左右抛完17万股后,又在今年1季度补回了13万股,平均持股价为500美元。或许是觉得自己卖蔚来也卖错了,高瓴国内资本市场上大手笔参与宁德时代的定增,而宁德时代最近又打算投资蔚来,合资成立电池厂……

散户不必懊悔自己追涨杀跌被割韭菜,号称亚洲第一的投资机构有时也这样,只不过买对的次数多,买错的次数少一些罢了。

这或许正是令监管层最不放心的地方。再融资新规之下,战投最快6个月就能解禁。一通承诺加画大饼把市场热情调动起来之后,这些投资人有的是机会跑路。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有蔚来那样的好运,为了国内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提前预防还是必须的。

Copyright © 2017股票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